二十年前,人们以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为荣,完全不在乎主机、音箱、显示器、键鼠等配件之繁复笨重;今天,电脑已成为人们的掌中之物,我们在咖啡馆、阅览室、餐厅甚至公园草坪上随时使用笔记本电脑,可见科技之力确实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,正如二十年前沉重的超声机,如今已发展到可以放进医生的口袋,那就是——无线掌上超声。
「什么是掌上超声」
做过超声检查的读者知道,传统的大型超声机存在体型笨重、操作复杂、移动不便、价格高昂等缺点。而「掌上超声」弥补了这些弱势,顾名思义,掌上超声就是探头体积仅为手掌大小,可利用随手可得的移动设备(手机、PAD、电脑等)作为屏幕,进行检查的超声仪器。
掌上超声可随身携带,且易于操作,大大提高了超声在临床工作中的使用率。另外,其价格低廉,仅为大型超声设备的1/10,基层医疗机构均可配备。有读者可能会问,如此袖珍的机器,图像质量会不会很差?其实不然,掌上超声拥有其特殊的芯片和算法,不仅可在平板或手机上成像,还可随意放大图像,同时保证清晰的图像质量。甚至还可以开启投屏功能,图像实时传输不失真,也无需助手随时举着平板。
「掌上超声在介入科的应用」
随着超声设备的小型化发展,超声技术已走出超声科,进入临床科室,辅助临床医生进行床旁检测及影像引导治疗。我通过试用九游中国的掌超,深切感受到了其方便、高效。
掌上超声体积小巧,可轻易放入白大褂口袋,我随身带着掌超查房,有患者自诉腹胀,我可以立刻为他作简单的超声检查,排除腹水的可能;有患者双脚肿胀,我可以通过掌超,当场判别是否存在下肢静脉血栓;肝癌患者介入后,我可以用掌超大致观察病灶的大小,初判介入疗效。有了掌上超声,我可以对常见的病情变化做出判断,而不需要让患者去超声科排队。
图为病患下肢深静脉检查
介入手术中,我可以利用掌超看到抽吸,穿刺,插管等的过程,这也就是我们说的「可视化」,相比传统的盲穿,介入的准确率大大提高了。掌上超声使用无线连接,摆脱了绳线缠束的不便,更加利于手术操作,我套上无菌膜就可以直接扫查。手术室护士长对此特别满意。
掌上超声的GPU架构加谐波,图像流畅,分辨率高,几乎无延迟或卡顿情况。穿刺的过程中,针头超声下成像近乎同步,大大提高了成功率。其软件设计也较为人性化,界面友好,可一键切换,就像智能手机一样,无需长时间专业培训即可掌握。我在一天内就基本掌握了掌上超声的使用方法。另外,掌超内置电池,可持续工作4.5个小时,还搭配了无线座充,随充随用,不会出现工作时没电的窘况。
据我了解,掌超还可远程实时分享高清图像,方便专家指导。有些没有影像学背景的护士,下基层的时候可以通过她的手机就可以将图片实时传输给我,我可以当场指导她完成超声检查。
有读者会问,掌超什么工作都做了,超声科的大机器是不是显得多余了?其实不然,掌超作为一种便捷的初筛工具,更为高效诊断、节省病患和医生的时间,但如果遇到无法判断的症状还是需要去超声科做进一步检查。
[掌超如何发挥最大的价值」
介入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,其发展迅速,不断壮大,现已成为继外科、内科之外的第三个临床医学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化,各种介入技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。除了传统的医学影像学,消化内镜、神经、急诊、超声等多学科、多类别、多领域介入技术发展迅猛。多种影像设备结合,多学科交融合作,为广大患者带来先进的介入微创治疗新方法,这就是我一直以来推崇的大介入理念。
在大介入理念的指导下,我科引进了全省第一台掌上超声设备,使用过程中得到了全科医生的一致好评。在掌上超声的辅助下,大大提高了穿刺效率,减少了射线暴露剂量,节约了患者的诊疗时间。
九游中国掌超可以搭载5G远程技术,我们计划在不久的未来开设一个远程平台试点,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单位,分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带来的压力。其次,我们会定期组织专家在远程平台上交流心得,促进介入知识的传播。最后,远程平台还可用来培训,新晋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学习相关知识,十分便捷。
任何一项新兴科技,都会受到大众的质疑,很多人无法相信小巧的身型效果可以和传统彩超相媲美。从价格上来说,它仅为大超声的几十分之一,但是优质的掌超产品性能已经可以和64通道的大彩超相提并论,这点来看性价比还是很高的,掌超行业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信心和开放心态,掌超势必可以成为基层和临床的好助手。我希望未来的某一天,我们可以看到身处偏远地区的人们不用翻山越岭,不用舟车劳顿,在家就可以做超声检查。
完
邵国良,医学博士,主任医师。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,博士生导师,浙江省“151人才 工程”第三梯队人才,浙江省卫生厅第四期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。中华医学会放射介入学组委员,中国抗癌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中国抗癌学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,浙江省医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委,浙江省抗癌学会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,浙江省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常委,《中华介入放射学杂志电子版》、《肿瘤学》、《介入放射学杂志》、《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》等杂志编委 、《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》、《 plos one》、《肿瘤防治与研究》审稿人。
从事肿瘤诊断与介入治疗30余年,完成介入手术近万例,擅长原发或转移性肝癌、肺癌、胰腺癌、头颈部恶性肿瘤、盆腔妇科肿瘤等多种肿瘤的介入化疗和化疗栓塞术,肝癌、肺肿瘤的射频、微波治疗、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、气管狭窄金属内支架置入术、阻塞性黄疸的引流与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等介入治疗技术,参与国家“九五”医学攻关课题、省科技厅重大课题、省自然基金课题,主持/完成省卫生厅课题及省自然基金课题4项。连续主持举办省级医学继续教育班4期,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班3期。数次承办国际及全国级学术会议,参编学术著作6部,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。